江枝田(右)
发布时间:2010-05-25 14:47:42
来源:中企动力
 

江枝田(右) (点击查看大图)

    姓名:江枝田(右)

    公司:中山皇冠集团有限公司

    已有53年历史的皇冠一直扮演着专业生产厂家的角色,为全球60%的国际知名品牌提供贴牌生产服务。在深厚的国际化品质标准积淀上,上个世纪80年代,皇冠企业开始自创品牌,并在1992年从台湾转移到中山市。就是看到了中山市良好的社会治安、优越的地理环境,以及服务周到的政府部门,2001年,皇冠将总部搬到中山市,完成了生产大转型,走上了品牌发展的道路。

    走近江枝田,记者探询了皇冠发展的历程。梅花香自苦寒来“我7岁读书,8岁辍学,9岁放牛……”谈起自己的过去,江枝田不无感慨。1943年,江枝田只有7岁,父亲就离他而去。原本的小康家庭失去了依靠,为了三餐温饱,母亲早出晚归,最困难时,一家人甚至只能靠捡别人扔掉的树薯煮成树薯包来充饥度日。9岁时,辍学在家的江枝田来到舅舅家,帮助放牛,一次,两头牛突然打起了架,为了拉开牛群,他的头被牛角弄伤,险些丧命。为学一技之长,12岁时,江枝田到姑姑家学做皮箱。当时正值皮包行业兴盛,终年夜以继日地加班让体弱的江枝田常常昏睡在洗手间。

    1953年,学得一技之长的江枝田东拼西借凑足800多元新台币买了一台缝纫机和一批制作皮箱的材料,在制作工具极其简陋的情况下,江枝田一针一线地做出了自己的第一个箱包。然后经过6个多小时跋涉,在高雄市区,江枝田做成了自己的第一笔生意。1956年,江枝田成家了。夫妇俩租了一间约30平方米的房子,白天用来工作,晚上把地上清理干净,铺上席子就成了睡房。狭小的屋子什么家具也没有,仅有的一张席子也左边睡着太太,右边睡着收来的小徒弟。当时他连一双像样的鞋子都没有,只好在哥哥的鞋子前端塞上纸,穿着哥哥小船似的大皮鞋出去接业务。

 

    追求品质孜孜不倦

    商场如战场,为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永占鳌头,江枝田在参与中摸索。江枝田总是把产品品质看作企业生命,为了打造出过硬的产品品质,他和企业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痛苦的抉择。1977年,江枝田想打开日本市场,结果第一次送出去的产品被日本合作者全部退回,原因是箱子质量不过关。货被退回以后,江枝田作出了一个近乎疯狂的举措:他把所有退回来的箱子全部堆放在企业广场上,买回大量汽油,然后将汽油悉数浇在箱子上,召集所有员工到场。就这样,当着所有员工的面,他将价值数十万美金的皮箱付之一炬,一时将所有员工吓坏了,但也正是那把火,将产品品质意识植入了员工心中。两千块与一百二十块的故事从品质到品牌,皇冠一步一个脚印。上世纪80年代,江枝田开始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。打造品牌的同时,他对品质有了更深刻的见解,不再停留在单纯的产品品质上,而开始注重服务品质。

    江枝田和记者讲起了这么一个故事:他曾经遇到过一位老外交官,老人对跟随自己12年的皇冠皮箱恋恋不舍,不愿意更换新箱子,而是要求皇冠维修角轮。但是同一型号的轮子早已停产,为了满足老先生的要求,江枝田辗转中山和台湾厂区,硬是找到了12年前的模具,专门为老人家定制了4个。当时,皇冠帮老人定制的4个轮子从台湾生产,然后空运到北京去,大概花了2000元人民币,结果江枝田收了老人120元钱。因为皇冠规定,换一个轮子的价格是30元。江枝田微笑着说:“这是做生意之外的另外一种幸福。”

 

    员工就如自己的儿女

    和善是江枝田给记者的第一印象,正因为与人为善,江枝田的朋友已经遍及中山,这也让他有种家的感觉。但随着采访进一步深入,记者发现,江枝田的这种与人为善的品性在他的员工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,更直接地表现为他对企业员工的关心和爱护。这方面凝聚了他和太太黄玉芳的不少心血。考虑到相当一部分员工是年龄在18-20岁的青年,江枝田夫妇就在企业内订下制度:一方面,在工作时间上,每天控制在8小时以内,以防止员工们过度疲劳,影响身体健康;另一方面,每天组织员工进行早锻炼,并经常举办一些积极健康的文体活动,让员工共同参与。为了同员工打成一片,江枝田夫妇还经常与公司员工一同到饭堂吃饭,及时了解员工思想和困难。为鼓励和帮助员工,江枝田以太太的名义设立了“黄玉芳基金”,帮助公司困难员工或奖励工作成绩突出的员工。每当逢年过节,江枝田夫妇总是选择和员工们一起度过。每年春节,考虑到很多员工没有回家过年,江枝田和太太就一起亲自为员工安排好春节期间的伙食和娱乐活动,让员工在外地也能过一个快快乐乐的春节。“在最艰苦时,我尝尽了人间冷暖,磨练了自己的意志,懂得了做人的道理,积累了生活的经验,更积累了皇冠集团今后坚固的堡垒。”江枝田说,“要成就一番事业绝非偶然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”

 

TOP